top of page

​作品

結び Musubi 为七重奏而作

“日本文化中,结(結び)象征着系结与缠绕的艺术——线、带与生命交织相连。然而这种手工技艺之外,结更是日本神道信仰的核心脉动》一种神圣的创造之力,一种不断延展、连接宇宙万物的能量。它如一条宇宙之线,织就出一幅无比精密的织锦,向四面八方蔓延,却始终根植于一个共同的源头。 因此,那些我们所认为的分离、独立与对立,不过是短暂的幻象——如沙上所画的脆弱界线。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界线终将消融,而真相显现:所有的道路终将汇聚,所有的线索终将归一。”

2024年完成作曲, 2025年3月19日于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演奏厅首演

Ensemble SPECTRA 首演录音

Pieter Jansen (小提琴), Bram Bossier (中提琴), Francis Mourey (大提琴), Tille Van Gastel (长笛), Julien Bénéteau (单簧管), Lukas Huisman (钢琴), Frank Van Eycken (打击乐)

指挥: Filip Rathé

Li

oMGgggG h0W dAR3 yo0ouUwUu!!!!!1! 为键盘双重奏而作

“这部作品主要由两种元素构成——一是格蕾塔·通贝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著名演讲中怒斥“How dare you!”的音频片段,二是我作曲专业的学长那歇斯底里的笑声片段。作为我研究使用效果器与插件处理声音的一部分,我尝试多次重采样这些素材,通过不同的处理流程,最终得到了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结果。最终的作品也具有类似的特质:不可预测、充满能量,通过一种极繁主义的方法处理材料而产生。这部作品试图在两个方向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一方面让观众在感知上尽管作品的音色特征和能量将所有对比鲜明的元素统一在一起的情况下经受丰富甚至过载的音乐素材轰击,另一方面又避免观众完全从听觉体验中抽离。”

2023年完成作品, 2023年9月4日于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 Steven Baxter 演奏室首演

bl-duo 首演

Bertram Wee 与 Lynette Yeo, 键盘双重奏

Li

Three Miniatures 为单簧管和大提琴而作

这三首为单簧管与大提琴而作的短小乐曲,各自聚焦于一个独立的音乐素材。第一首主要探讨的是一个“声音团块”,它在每一个片段中逐步演化并延展。这首作品旨在研究单簧管上的二声音多音奏法以及大提琴上的多音奏法,并通过这两种较为少见的演奏技巧,营造出一个透明、脆弱的声音世界。

 

第二首迷你作品围绕“变奏”与“变化重复”的概念展开,起初以交错攻击音的模型开始,随后偶尔转变为具有稀疏或密集攻击音的音乐段落。接着进入一个重复片段,先通过剪接的方式进行变化,随后在每一次重复中加入细微的变动。

 

第三首作品则在垂直与水平两个维度上,探讨振荡中微妙变化的可能性。它研究了不同基音上的单簧管谐波颤音,并试图在音色上与大提琴的泛音产生融合。“

2023年完成作品, 2023年3月13日于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乐队厅首演

Nina Janßen-Deinzer (单簧管) 与 Martin Jaggi (大提琴) 首演

Li

​作品目录

2025

(作品尚未命名) 为键盘双重奏与视频而作 [WIP]

Peace Be Upon You 为弦乐队、打击乐与合唱团而作 [WIP]

与 Tai Yun Ming, Ong Ping Din 和 Raf Marcellino 的协作作品

_ants 为降B调单簧管而作 [WIP]

献给 Michelle Hromin

AIDS 双通道立体声固定音频而作

Duet 为降B调喇叭和中提琴而作

献给 CK Loi 与 Xiao Lei

3 Art Songs on Malaysian Poems 为双重唱与钢琴而作

2025 年陈容艺术节 委约作品

2024

Clicks 双通道立体声固定音频而作

結び Musubi 为七重奏与指挥而作

为 Ensemble Spectra 而作

 

limbo 为萨克斯风管四重奏而作

为 2025 年亚洲作曲家联盟 于日本川崎市的音乐节而作

 

moving still 为长号八重奏而作

 

Shadows/Rust 为乐团而作

 

Jet Whistle 为长笛与电子乐(Max/MSP 固定音频与实时电子乐)而作

献给 Carolin Ralser

 

2023

/mute 为钢琴和打击乐手而作

献给来自 Les Éclats du Son 双重奏组合的 Sebastian Voltz 与 Max Riefer

(作品尚未命名) 为竖琴、古筝与六通道固定环绕音频而作

与 Joan Tan 的协作作品, 为 Vanessa Jazzy (竖琴) 与 Chan Xin Tong (古筝) 而作

于2023年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的 Performers' Present 国际艺术研究座谈会 在 "Negotiating Artistic Identities as a Young Artist in a Cosmopolitan Society" 论文演示所呈现的作品

 

to nowhere. 为木管五重奏而作

献给 Pan Pacific Woodwind Quintet 于2023年音桥当代音乐节的演出

oMGgggG h0W dAR3 yo0ouUwUu!!!!!1! 为键盘双重奏(或双通道立体声固定音频)而作

献给来自bl duo 双重奏组合的 Bertram Wee 与 Lynette Yeo

Three Miniatures 为降B调单簧管和大提琴而作

献给 Nina Janßen-Deinzer 与 Martin Jaggi
 

2022

Lens 为巴松管而作

献给 Christoph Wichert

 

Alternate 为萧/笛子、琵琶、二胡、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而作

 

Normal 为五面锣独奏而作 (2022年修写)

原为2020年 Virtual Manila Composers' Lab 献给 Max Riefer 的作品,于 2022 年为 Working Together with Max Riefer & Lubeck New Music Ensemble Concert 在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klpac)的演出而修写

 

無人 Mujin 为双簧管、打击乐与弦乐五重奏而作

为 Jalur Kita Cerita Kita 艺术研究计划 而作、与 杨秀桃室内乐团 和 Ensemble Virama 的合作作品,灵感取自槟城潮州布偶戏

 

Huminodun: Trio on a Kadazandusun Tale 为降B单簧管,上低音号与低音长号而作

献给 The Rondo Production 2021-2022 第一届音乐音乐交流计划 (Musical Exchange Programme)

2021

生きて…? 为中音萨克斯风管与钢琴而作

于2021年马来西亚青年作曲家工作室为 郭彦彤 与 Poom Prommachart 而作,于 2021 年第四届音桥当代音乐节首演

 

Current 为二胡,笙,扬琴,古筝与中阮而作

献给 北纬10度乐团 于 2021 第四届音桥当代音乐节的演出

 

Concertino 为12孔半音阶口琴与室内乐队而作

2021 香港国际半音阶口琴作曲比赛(半音阶口琴与乐队组)冠军获奖作品

corru[P]tion 为钢琴与双通道立体声固定音频而作

A Song of Regret 为男中音与钢琴而作

献给 Nazrin Alymann

2020

Trio 为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而作

Dreaming 为钢琴独奏而作

Turning Point 为降B调喇叭、F调法国号与上低音号而作

2020年美国德州 The Diversity Initiative 征谱项目(三重奏组)亚军获奖作品

Fading Twilight 为12孔半音阶口琴与钢琴而作

献给 Ng Yoki

2019

Recollection 为钢琴独奏而作

Jiwa Malaysia 为无伴奏四部合唱而作

隆雪华堂与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DBP) 联办 第三届马来西亚爱国音乐作曲比赛(合唱组)入选作品

© 2025 by Jellykuihmusic.

bottom of page